欢迎光临 深圳市桃李文化实业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 > 新闻中心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中心

浅阅读不应该成为读书的主流
来源:网络    发布日期:2015-05-14    已有1882人浏览

 

    4月18日下午,南山书城一楼大堂的“深圳会客室”迎宾会友。时值“4·23世界读书日”即将到来,“我和书”变成了会客室的主题。本期会客特邀深圳文化学者作家胡野秋、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总编辑张学虎、深圳大学教授张晓春、资深媒体人石建华等嘉宾,他们以自己因阅读而更加精彩的人生经历,与现场喜爱读书的市民共同分享“我的成长有书陪伴”。

    现场,张学虎、胡野秋、张晓春、石建华等嘉宾在讲述故事的同时,也和大家探讨了中国人的读书现状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以及在便捷、快速的互联网时代怎样阅读等热点话题。

    胡野秋指出,近几年大阅读观和散片式的微阅读非常流行,但这两种阅读方式实质上对读者的危害非常大。譬如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“世界这么大,我想去看看。”在胡野秋看来,“于无字处读书”的前提是肚子里面已经装了一些书,而非文盲。如果什么都不懂就想从大自然里面读出很多东西那是不可能的,因为思想高度来源于知识的积淀。

    事实上,正如同4月23日名为“世界读书日”而非“世界阅读日”,正是因为只有读白纸黑字的东西才叫做读书,否则看电视,读微信,也可以归类于“大阅读、泛阅读”中的一种。“我们一定要在阅读和读书之间找到一个关系和差异,在我看来,今天我们读微信,读微博,这种浅阅读、碎片化的阅读都是伪阅读,只能叫做浏览。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结构和文化养成。”胡野秋认为,在一个微阅读非常流行的时代,每个人都避不开受其影响,但阅读不能把它作为一个依赖。

    统计显示,如果以“人均阅读量”排位,中国在世界各大国家中排名110多位,相对落后。而中国人之所以读书少,很多人是以“忙”为借口,类似于上班很累,时间不够用等。

    对此胡野秋直言,忙只是借口,每个人都可以用上下班坐公车的时间读书,用刷微信朋友圈的时间读书,读书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。“深圳读书月的口号是‘今天阅读一小时’,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临睡前抽出时间读书,一年下来阅读量就非常可观了,中国的人均阅读量排位也绝对不会是今天那么靠后。”对于读什么书,胡野秋也给出自己的建议,应该从感兴趣的人文书读起,而非成功学。“人文书不是专业书,不是成功学,只有读历史、文学、哲学才是读书,才能滋养你的心灵。”

    此次“我和书”的主题分享,是南山书城“深圳会客室”举办的首次活动。据悉,“深圳会客室”将定期邀请天南海北有故事的人前来做客,和大家分享他们有故事的精彩人生。

 

作者:网络
分享到:


收缩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0755-297035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