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 深圳市桃李文化实业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 > 新闻中心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中心

深圳多项阅读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
来源:网络    发布日期:2015-05-14    已有2069人浏览

 

 

 

    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昨天在北京发布第12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。调查显示,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%。这个数字与去年11月首度发布的《深圳阅读指数》对比稍低——深圳居民平均每周的图书阅读率为63.5%。拿到最新出炉的全国数据,深晚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负责《深圳阅读指数》项目的深圳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王晓华。

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超四成成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少

    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公布了这份调查数据。本次调查2014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,调查对象为我国全年龄段人口。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97个,覆盖我国29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。调查显示,2014年中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%,比2013年上升了0.2个百分点;中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8.76分钟。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.56本,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.03期(份)和6.07期(份),电子书阅读量为3.22本。与2013年相比,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,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。调查还指出,超四成的成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,近七成的成人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。

    与这份调查所提供的数据相比,深圳市民平均每周的报纸和杂志阅读率,以及每天的阅读时间长度也都高出不少。

    2014年11月,在第十五届深圳读书月开幕式上,深圳首次发布了《2014年度深圳阅读指数报告》。这一项目由深圳市阅读联合会承接,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具体完成。

   《深圳阅读指数》显示,深圳居民平均每日阅读图书29.72分钟,每日阅读报纸16.68分钟,每日阅读杂志12.23分钟,每日数字化阅读时长为38.17分钟;深圳居民平均每周图书阅读率为63.5%,每周报纸阅读率为68.1%,每周杂志阅读率为45.6%。

    国人图书阅读率有所上升但仍然不高

    58%的阅读率所代表的是究竟是怎样的阅读水平?记者昨天采访了全程负责《深圳阅读指数》项目的深圳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王晓华。

    王晓华说,58%仍然是一个相当低的阅读率。“因为图书阅读率反映的是受访者一年中看过图书的比率。哪怕只是一本书,或者只看过一页甚至几行,也都会被计入其中。”

    王晓华表示,如果中国所有的识字者一年只看一次书,这个数字也会远远超过现在。

    也有相关学者对这一调查结果进行质疑,认为“中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18.76分钟”这个数字本来就有模糊之处,因为没有说明用来平均的分母是所有阅读的受访者还是国民总数,因此这个平均数有些不知所云。

    微信阅读首次引入调查

    本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,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.1%,比2013年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。

在数字化阅读中增长最快的是手机和微信阅读,其中,微信阅读是此次调查首次引入的项目。调查显示,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14.11分钟。

    数字化阅读超过传统阅读这一现象在《深圳阅读指数》也同样得到证实。《深圳阅读指数》报告指出,每日的数字化阅读时长为38.17分钟,而包括全市实体图书馆和报刊亭数量、图书销售量、实体书店年购书人次和进出人数等6项指标的下降,反映出2014年图书的网上销售占据了图书市场较大份额,数字阅读发展迅猛,成为年轻人的主要阅读方式。

   “可以看到数字化阅读增长迅猛,并在2014年首次超过了传统阅读方式。”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。对此,有深圳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看法,是否应该将手机和微信等碎片化阅读计入数字化阅读,值得商榷。

    昨天发布的中国国民阅读调查还显示过去的一年里,大家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。

调查指出,2014年我国成人上网率为65.8%,具体来看,有56.9%的国民通过电脑上网,有56.2%的国民通过手机上网。

    调查表明,0~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.6%,较2013年稳步上升,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.45本,较2013年提高了1.48本。

 

作者:网络
分享到:


收缩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0755-29703591